河北职业教育

职教论坛

  • 教育数字化赋能职业教育的整体框架模型构建

    杨乐;刘兴红;魏会生;尹光辉;

    构建数字化赋能职业教育框架模型是提升职业教育质量的关键,对推动职业教育改革至关重要。文章分析了传统职业教育框架模型构建现状以及教育数字化赋能职业教育的整体框架模型构建的必要性及意义,提出教育数字化赋能职业教育的“NTRSFCDP模型”与教育部提出的“数字化转型八大路径”相对接,使教育数字化理论框架模型和实际转型路径有效结合,并从职业院校、教师、学生三个角度分析了教育数字化赋能职业教育的整体框架模型构建路径,即构建数字化平台、提升教师数字教学能力、创新学生学习模式,为职业教育整体框架模型的构建提供参考建议,让职业院校在高水平、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2025年02期 v.9;No.46 5-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2K]
  • 高职院校强化“文化传承创新”基本职能的路径探究

    苏凯;

    文化传承创新是高职院校的基本职能,是高职院校的重要使命。高职院校发挥“文化传承创新”基本职能主要通过人才培养、宣传教育、校园文化等方式进行落实,目前存在职能发挥稳定性不强、上下协调聚焦度不足、资源整合融合度不深、实践研究转化率不高等问题,需通过强化体制机制建设,强化文化品牌管理,强化课程改革创新等路径,从根本上提升基本职能的稳定性、针对性和融合度。

    2025年02期 v.9;No.46 1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9K]
  • 课证融通视角下高等职业教育学分银行建设思考

    杨阳;

    课证融通视角下,高等职业教育学分银行建设工作的开展是优化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理念、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有效方式。但是,该项工作的开展在资历框架建设、平台安全程度、主体权责划分、监督评估体系等方面仍然存在问题。要实现基于学分转换的高等职业教育课证融通工作,需要加强学分银行建设,从而满足不同主体在职业教育过程中的诉求,推动中国职业教育体系的完善。

    2025年02期 v.9;No.46 1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8K]
  • 高职院校创业实践基地育人功能探索

    沙峰;盛波;

    以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分析高职院校实践育人和创业教育中的突出问题,探索建立“2+2”创业实践育人基地,共同确立基地建设目标,合理选择基地企业,递进开展基地活动,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提升校企协同育人水平。

    2025年02期 v.9;No.46 20-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5K]

职教高考专题研究

  • 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背景下的职教高考制度:何以必要与何以实现?

    陈志娟;柯昌林;

    教育体系是国家人力资本开发和转换的重要载体,高考是优化人力资本结构和完善教育体系之间的纽带。当前教育体系的结构和要素成为影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掣肘,而职教高考可以作为调整教育结构和要素失衡的关键举措。因此,在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背景下,职教高考应在国家层面统一组织和实施,考试模式要体现出统一性。在考试制度上,应将“文化素质+职业能力测试”转变为“中职学业水平测试+职业能力测试”,其中职业能力测试包括专业基础课笔试和操作考试;录取制度应采取与现行高考相一致的标准。为此,必须加强职教高考制度的权威性、科学性建设,以及回应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合流趋势。

    2025年02期 v.9;No.46 24-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8K]
  • 职教高考背景下河北省高职院校单招考试工作探索与实践

    范叶飞;翁玉椿;周硕;

    考试招生制度是国家基本制度,是学生升学成才的重要通道。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建立“职教高考”制度,完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考试招生办法。随着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入,为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和新高考改革要求,推进印发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河北省高职单招实行分类考试招生模式,目前考生人数达到30万,占河北省高职院校招生规模的60%,已成为高职院校招生主渠道。但是,河北省高职单招在考试招生模式、考试内容、招生录取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分析研究目前河北省单招考试招生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为河北省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提出了对策建议,以期推动我省职教高考改革发展。

    2025年02期 v.9;No.46 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6K]

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专题研究

  • 从“链”到“通”:广西职业教育对接东盟高水平开放的路径探索

    郭琳;黄桂芳;

    在全球数字化转型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加速的背景下,广西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枢纽,职业教育在对接东盟过程中面临“四链”衔接不畅的挑战。基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聚焦教育链、产业链、人才链和创新链的协同发展,提出以人工智能和数字化技术赋能职业教育的实践路径。通过优化专业设置、智能校企合作、人才供需匹配及创新教学模式,推动“四链”从“链”到“通”的转型。

    2025年02期 v.9;No.46 3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6K]
  •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合作困境与发展路径研究

    任国祥;唐臣;

    中国与东盟的关系日益紧密,双方在贸易、投资、文化交流等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共同体,显得尤为重要。当前中国与东盟的职业教育合作在合作机制、教育体系、合作领域及产教融合方面的深度和广度不够,应采取的措施有:深化政策对话和合作机制,树立国际化办学理念,以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人才为目标,共同制定和实施合作计划;深化课程体系、提升师资队伍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培养质量具有关键作用;整合优质资源,拓展国际合作,以促进教育领域的健康发展;助推产教融合,提高就业质量,以促进产业升级、经济发展来增强国家竞争力。

    2025年02期 v.9;No.46 39-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5K]

教育教学研究

  • 基于数智化教学平台的高职院校烹饪专业教学模式改革

    王艳玲;吕新河;

    数字智能时代背景下,如何以数智化赋能高职教育成为一个全新的时代课题。高职烹饪专业是一门集艺术、科学、技术与管理于一体的综合型专业,也面临着新时代的挑战与机遇,以数智化教学平台建设为基础,针对烹饪专业教学普遍面临的理念陈腐、系统落后、互动单一、反馈不足等现实问题,通过秉持数字理念、强化基础建设、注重多维互动、强化跟踪反馈,探索高职院校烹饪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路径。

    2025年02期 v.9;No.46 45-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5K]
  • 以志愿服务为载体的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路径探究

    陈玲敏;陈斯琪;

    劳动教育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教育现代化,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途径。志愿服务具有利他性、无偿性,是一种服务性劳动,具有鲜明的劳动育人价值,能有效涵养劳动精神和劳动价值观,提升劳动技能水平。文章通过研究志愿服务和劳动教育的契合点,从“融”字上下功夫,在课程资源、教育阵地、师资队伍、评价体系等方面,找寻志愿服务和劳动教育深度融合的方式,以期为劳动教育改革提供建议,提升劳动育人实效。

    2025年02期 v.9;No.46 49-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8K]
  • “岗课赛证”融通背景下高职“园林工程施工”课程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许敏;刘行;

    “园林工程施工”是高职院校园林类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目前,教学中存在理论实践课时不匹配、技能竞赛融合不紧密等问题。通过优化教学实施模式,重塑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目标,在教学设计、教学实施等方面开展“岗课赛证”融通的教学改革实践,以期为园林类相关专业课程开展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2025年02期 v.9;No.46 53-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9K]
  • 产业数字化发展背景下的高职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以沟通与礼仪课程为例

    陈嘉;

    在产业数字化浪潮中,旅游管理专业群的沟通与礼仪课程面临转型压力与发展契机。鉴于旅游业的数字化转型对从业者沟通与礼仪能力提出的新标准,传统教学模式显得力不从心。聚焦于数字化对该课程的影响,强调改革紧迫性,并运用“二维四步五解”职业能力分析法,精准剖析岗位能力需求。提出如下课程改革路径:优化知识结构,强化数字化技能,重构课程体系为五大模块,包括数字化趋势认知、产教融合实战、数字礼仪融合、跨文化沟通及职业发展规划,旨在通过内容更新与教学法创新,全面提升学生适应未来行业、掌握先进沟通礼仪策略的能力,为行业输送高素质人才。

    2025年02期 v.9;No.46 57-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0K]
  • “德·识·能”三元目标下“商务英语课程链”的研究与实践

    刘佳怡;

    通过聚焦“德·识·能”三元目标在高职商务英语教育中的应用,构建一个创新的课程链来提升教学效果和学生素养。利用文献综述和实地调研方法,结合教育学、心理学和跨文化交际理论,提出了课程链的构建策略。该策略强调模块化设计和动态调整,以增强课程间的逻辑联系,促进学生知识、技能和品德的全面发展,并建立了一个多维度、多主体的评价体系,全面评估教学效果,确保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和持续改进,为商务英语教育改革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实践指导,有助于实现教育目标的全面达成。

    2025年02期 v.9;No.46 6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7K]
  • 信息生态视域下高职英语教学创新的实践趋向

    张萌;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信息生态学为高职英语教学的改革创新提供了全新视域。从信息生态视域来审视高职英语教学现状发现,师生信息生态位失衡、教学内容动机激励欠缺、教学策略模式机械生硬、考核评价机制薄弱等问题仍广泛存在,因此,亟须在信息生态理论的指导下,通过调整信息生态位、建设融合性课程、升级软硬件配置、实施全过程监控等,探索高职英语教学创新的实践趋向。

    2025年02期 v.9;No.46 66-68+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8K]

产教融合专题研究

  • 数字智能时代背景下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产教融合创新

    李子豪;

    数字智能时代,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产教融合创新既是数智化赋能旅游产业转型发展的时代要求,也是新文科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改革的客观需要,还是促进高职教育工作提质增效的必然选择。面对新时代旅游管理专业产教融合普遍面临的制度规范性不足、组织协同性不高、内容衔接性不力、产教互动性不强等问题,亟须利用数智化高效赋能,完善制度保障体系、缔结产教融合新纽带、促进知识内容更迭、实现多元场域交互,以此探索旅游管理专业产教融合的创新路径。

    2025年02期 v.9;No.46 69-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4K]
  •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专业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李江;

    “专业导师制”是基于高职学生未来就业的社会发展需求而提出的重要举措,对于深化高职产教融合、助力师资队伍专业化建设发挥着开拓创新、牵引拉动的重要作用。针对当前高职“专业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普遍面临的思想共识缺乏、制度设计不善、队伍素质薄弱、导师角色单一等问题,亟须从价值共识凝聚、顶层规划设计、师资系统培训、双导师制建设等方面出发,探索高职“专业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思路,为培育满足产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提供助力。

    2025年02期 v.9;No.46 7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7K]

人才培育

  • 家校协同视域下高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干预机制研究

    陈琦;

    新时代背景下高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干预,离不开学校和家庭的协同联合,只有营造良好的生态校园和家庭环境,才能实现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最优化。因此,在剖析当前高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现状与原因分析基础上,从学校、家庭协同视域构建高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干预机制,对于提高高职教学质量,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有重要意义。

    2025年02期 v.9;No.46 77-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9K]
  • 校企协同背景下职业院校应用技术型会计人才培养实践效果的调查分析——以黔南职院会计专业为例

    黎皓;

    在国家推动校企合作创新的大环境下,新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创新改革,黔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联合企业共同探索并实施了一种依托数字化财税服务平台的会计专业教育改革方法,显著增强了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创新设计,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

    2025年02期 v.9;No.46 80-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5K]
  • 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岗课赛证”融通育人路径研究

    王梦雨;王琴;沈昀;

    “岗课赛证”融通育人机制是当前高职院校培养高质量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通过分析“岗课赛证”的基本内涵,厘清其内在逻辑,分析当前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施“岗课赛证”的重要意义,针对综合育人过程中面临的导向不明、逻辑不清、深度不够、路径不畅等问题,从重塑育人理念、加强校企合作、优化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模式方面提出“岗课赛证”融通育人新路径,以进一步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2025年02期 v.9;No.46 84-87+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3K]
  • “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院校科教融汇育人:内涵、问题及对策

    洪镛雍;

    科教融汇是实现“三全育人”的重要渠道,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提供了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通过对高职院校科教融汇育人的内涵理解及问题分析,探索构建“三全育人”视域下新型科教融汇人才培养体系,引导和推动职业教育聚焦关键领域、区域特色,助力区域经济发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范式。

    2025年02期 v.9;No.46 88-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6K]

职普融通专题研究

  • 职普融通视域下高职英语教育专业学生专升本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对策

    刘沙沙;

    职普融通视域下高职专升本既是响应政策号召、深化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现实要求,又是衔接职普教育、打破专科学历天花板的必然选择,还是紧跟职业发展、满足学生自我提升诉求的客观需要。针对高职英语教育专业学生专升本普遍面临的教育类型单一、考试制度不善、职普界限分明、教育功能窄化等问题,亟须从完善政策规范、改革考试制度、强化体系融通、发展职业本科等多个方面出发,探索高职英语教育专业学生专升本的优化对策。

    2025年02期 v.9;No.46 9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5K]
  •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现代职教体系专本贯通教育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刘茂灿;

    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战略指引下,专本贯通教育作为现代职教体系纵向贯通的关键环节,亟须构建协同育人机制。结合专本贯通教育协同育人的理论逻辑,通过理性审视当前专本贯通教育协同育人面临的制度壁垒、课程断层、资源分散、评价割裂等现实问题,提出以制度协同、课程衔接、资源整合、评价优化为核心的协同育人机制优化路径,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2025年02期 v.9;No.46 97-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6K]

教师培养与学生就业

  • 民办高职院校新教师激励机制研究

    李小琴;辜跃辉;孙锋锋;

    民办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任务。师资队伍建设一直以来是民办高职院校发展的瓶颈,而新教师作为民办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新生力量,对于民办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完善和师资水平的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新教师激励机制,增强新教师的工作稳定性,提高新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完善师资队伍的数量和结构,提高师资水平,是民办高职院校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2025年02期 v.9;No.46 101-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4K]
  •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生高质量就业存在的问题与应对之策

    王超;

    在社会经济持续转型升级的新形势下,高质量发展作为时代的主题,对高职学生就业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高职院校学生高质量就业普遍面临的定位偏差、产学脱嵌、数字壁垒、文凭弱势等问题,亟须从明确就业定位、深化产学对接、搭建信息场域、扭转就业偏见等多个方面出发,探索高职院校学生高质量就业的应对之策,以助力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稳步提升。

    2025年02期 v.9;No.46 105-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7K]

  • 《河北职业教育》征稿启事

    <正>《河北职业教育》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职业教育类学术期刊,于1995年创刊,曾用名《乡镇企业研究》和《职业时空》,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自2017年第1期起正式更名为《河北职业教育》。本刊为季刊,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为CN13-1423/G4,国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为ISSN2096-3343,由河北省教育厅主管,廊坊师范学院主办,出版单位为《河北职业教育》编辑部。

    2025年02期 v.9;No.46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7K]
  • 《河北职业教育》投稿须知

    <正>《河北职业教育》热诚欢迎海内外作者踊跃投稿。本刊倡导学术创新,反对学术造假、抄袭、剽窃及过度重复,敬请作者投稿时注意如下事项:1.本刊已加入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库、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作者向本刊投稿时,如无特别说明,视为同意稿件刊发后被以上数据库全文收录和以数字化方式使用。2.正文字数每篇4000-8000字为宜;请提供300字以内的中文摘要、3-5个关键词以及英文标题。3.除作者姓名、工作单位外,还需提供第一作者的出生年份、性别、学位、职称、主研方向等信息。

    2025年02期 v.9;No.46 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3K]
  • 下载本期数据